栏目标题
政务公开目录
政务公开指南
依申请公开
部门文件
发展规划
统计公报
人事任免
“大禹杯”三十年
阜新农建三十年(七)
发布人: 2017-11-30
  
  (七)第七时期(2016至今)
    2016是“十三五”的开局之年,也是我省新一轮农建“大禹杯”竞赛活动的起步之年。市委、市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,为适应省农建组织机构,我市将市政府的“农建指挥部”,更名为“农建领导小组”,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,同时以“农建领导小组”名义下发了《阜新市“十三五”期间农田基本建设“大禹杯”竞赛活动方案》(阜农建组﹝2016﹞1号),保障了农建工作顺利启动和开展。
    2016年,我市针对农建“大禹杯”工作实际情况,着重解决好“短板硬伤”问题,制定并印发《阜新市2016年农田基本建设“大禹杯”管理工作要点》,进一步细化分解各项任务,强化责任落实。同时,全面加强了农建各项工作的日常调度,确保圆满完成各项考评任务。全年累计完成土石方0.55亿立方米,使用人工0.03亿工日,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2.14万人;新建小型水源工程2596处,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6.3万亩;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8.28万亩(含造林面积18.5万亩);新修加固堤防10.93公里,疏浚河道1公里;水库除险加固2座。
    回顾“大禹杯”竞赛活动开展30年以来,可以说是硕果累累,成绩斐然,主要表现在:一是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。完成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治理区柳河流域、大凌河流域治理一、二期工程,经济转型流域治理、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,累计治理面积达885.94万亩, 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治理,生态环境得到改善,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也日趋明显。二是搞好农田灌溉工程建设,大力发展节水灌溉,新建方塘、机井等各类水源工程90925处,新增灌溉面积264.48万亩,其中节水灌溉面积200.1万亩,改善灌溉面积181.57万亩。农业生产抗旱避灾能力明显提高,有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,为实现“二高一优”农业模式提供可靠保障。三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、饮水解困工程,让农民吃上安全水、放心水,饮水方便程度大幅度提高。全市完成农村人饮井4167眼,受益人口113.82万人、大牲畜59.10万头。饮水安全得到保障,农村饮水工程被誉为“民心工程”、“德政工程”,拉近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。四是防洪工程建设明显加快。我市完成了柳河、绕阳河、伊吗图河、朝阳寺河、高林台河、阿哈来河、细河城区段等重点的防洪工程,累计新建堤防1097公里,加高培厚堤防长度1115公里。城区段河道已经达到50年一遇标准以上,重点河流防洪标准也达到20年一遇,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。
    省农建大禹杯三十年历程,三十年辉煌;阜新农田基本建设工作从无到有,从弱到强,渐次演奏出华美乐章。站在新的起点上,阜新人民绝不会就此止步,我们将在国家、省各级部门的关怀和帮助下,继续奋勇拼搏,全面提升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,努力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,为阜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
>>返回列表